【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林龍優】在韓國首爾的大街小巷,常常能看見一些集裝箱狀深褐色“小屋子”。外面擺放著剛打好鞋油的皮鞋和招牌,里面坐著一位大叔,旁邊整齊地擺放著修鞋的工具,這就是首爾街邊的修鞋鋪。這小小的空間與它背后繁華的寫字樓和百貨商店有點格格不入。除了修鞋鋪,還有賣報紙、彩票、口香糖和飲料等商品的零售亭,這些小屋子在韓國統稱“路邊攤”。路邊攤是首爾市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,在講究效率的現代社會喚起人們的懷舊情懷。但隨著時代的變遷,修鞋的人少了,從網上和便利店買東西的人多了,再加上疫情期間人員流動減少,許多“路邊攤”不得不關門。
筆者公司樓下就有兩三家修鞋鋪,平時路過的時候就很好奇小屋子里面的情況。筆者的一雙鞋穿了多年,有一天鞋底開膠,筆者終于有機會走進小屋子一探究竟。屋內空間非常狹窄,不足4平方米的小屋子除了修鞋的大叔,只能坐下一位客人。我在大叔對面的軟椅上坐下,穿上給客人提供的臨時拖鞋,就開始上下打量這間小屋子。
屋子雖小但沒有異味,修鞋的大叔穿著體面,旁邊放著剪子、錐子、膠水等零零碎碎的物件,地上還有兩個小風扇,微微柔風,調節屋內空氣,讓人感覺很舒服。為了節省空間,屋子還設有吊柜,鞋盒等物件擺放得整整齊齊,體現出主人的細心。統一的價格表鑲在相框里,掛在醒目處,一目了然。
韓國人常說,每雙鞋子的背后都有一個愛鞋子的主人和一位手藝高超的修鞋匠。大叔雖然不懂外語,但是一看就知道鞋子的狀況,二話不說就開始干活。大叔熟練地操作手上的工具,穿針、鉤線、打磨再上線……看著鞋子被這樣溫柔又仔細地對待,除了敬佩大叔的手藝外,也心生暖意。難怪韓國朋友都說,首爾修鞋鋪是鋼筋水泥森林里稀缺的溫暖存在。大概十幾分鐘后,換了新底的鞋子煥然一新,收費只要1萬韓元(約合人民幣52元),非常公道。不過,修鞋鋪只收現金,不掃碼,不刷卡。
在物資匱乏的年代,鞋子壞了,人們總會縫縫補補幾次才舍得扔掉,正因為這樣,修鞋匠遍布城市各個角落,是不可缺少的職業群體。歲月流轉,那個簡樸的年代已經過去,修鞋的人少了,修鞋匠的數量不斷減少,修鞋鋪逐漸退出歷史舞臺。
有韓國上班族在網上評論說,因為新冠肺炎疫情,大部分時間在家辦公,去修鞋店擦皮鞋的需求就減少了。“現在聽說很多修鞋鋪要關門了,以后上班就得少穿皮鞋了。”
根據首爾政府今年1月份的統計數據,首爾市的“路邊攤”共計1552家,比去年減少119家。與10年前相比,減少39%。其中大部分是因為經營不善而關閉的。
此外,也有些“路邊攤”停業是因為經營者年齡太大或去世。據統計,路邊攤的經營者60歲以上的占86%,預計未來的10年或者20年內路邊攤會徹底消失。
為維護城市整潔美觀,保障市民出行方便,首爾市政府將對停止營業的攤位進行出售或拆除。為此,韓國媒體紛紛用“從市中心消失的攤位和修鞋店”“街頭零售亭和修鞋店消失在時間里”等語句來表達遺憾。首爾市民的態度不一,有的覺得路邊攤應該被淘汰,有的覺得失去這些獨特的文化風景感覺很失落。
跟修鞋鋪一樣,零售亭的面積也很小,只能容納兩三人。經常可以看到頭發花白的老人坐在街邊零售亭,身邊堆放著貨物,轉身和出入都不太方便。前面只有一個收錢的小窗口,人坐在里面像坐牢似的。
在清涼里地鐵站附近經營零售亭的金奶奶今年已經75歲了。她每天就坐在不到4平方米的小屋子里,看著過往的人潮發呆,反正也沒有什么人在她的零售亭前停留。有時候她的朋友和附近的鄰居會來陪她聊聊天,但大部分時間她就這樣看著人潮打發時間。
生意不好做,一個小時才賣出一兩包香煙。金奶奶已經不記得自己上一次打開冰箱門賣飲料是什么時候了。她一邊擦著柜臺的灰塵一邊說,“你覺得年輕人寧愿在滿是灰塵的路邊攤買喝的,還是在隔壁24小時便利店買喝的?”
這些路邊攤遍布韓國城市的繁華地帶,是扶助弱勢群體的政策成果之一。政府規定,殘障人士、老人和單親家庭、對國家有功者及其親屬有優先租賃販賣臺的權利。可經營零售亭利薄,像金奶奶那個零售亭,一個月收入不到15萬韓元(約合人民幣780元),減去成本和租金,生活還是很困難的。即使這樣,金奶奶仍表示她會干到干不動那天。
金奶奶經常回想起上世紀90年代“全盛時期”的路邊攤,那時候買東西可是要排隊的。那個年代沒有24小時便利店和咖啡店,街上唯一可以買香煙、飲料和報紙的地方就是零售亭。
→→更多社會新聞